魏正深

魏正深姓名综合得分:85

一键举报
拼音 wèi zhèng、zhēng shēn
繁体 魏正深
五行 木金水
笔画 17 5 11
推荐属相 龙,蛇,猴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匏有苦叶,济有涉。则厉,浅则揭。

春秋·佚名《匏有苦叶》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兮,展我甥兮。

春秋·佚名《猗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域彼四方。

春秋·佚名《玄鸟》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春秋·佚名《殷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先秦·屈原《卜居》

宁廉洁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先秦·屈原《卜居》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气之所由

先秦·屈原《远游》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阳而含朝霞

先秦·屈原《远游》

撰余辔而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先秦·屈原《远游》

洪泉极,何以窴之

先秦·屈原《天问》

何故思高举,自令放为

先秦·None《渔父》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

先秦·屈原《九歌》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则兮,字余曰灵均

先秦·屈原《离骚》

指九天以为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先秦·屈原《离骚》

不量凿而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先秦·屈原《离骚》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

先秦·屈原《离骚》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

先秦·屈原《九章》

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

先秦·屈原《九章》

内厚质兮,大人所盛

先秦·屈原《九章》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

先秦·屈原《九章》

悬人以嬉,投之渊些

先秦·屈原《招魂》

代水不可涉,不可测只

先秦·屈原《大招》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

两汉·贾谊《惜誓》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

先秦·庄忌《哀时命》

务光自投于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先秦·庄忌《哀时命》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

先秦·庄忌《哀时命》

丛薄林兮,人上栗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谁使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两汉·东方朔《七谏》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之何若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怨思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而不容

两汉·东方朔《七谏》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

两汉·东方朔《七谏》

含素水而蒙兮,日眇眇而既远

两汉·东方朔《七谏》

念私门之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两汉·东方朔《七谏》

不量凿而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两汉·东方朔《七谏》

邪说饰而多曲兮,法弧而不公

两汉·东方朔《七谏》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

两汉·东方朔《七谏》

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两汉·王褒《九怀》

兮溷厕,怀德兮何睹

两汉·王褒《九怀》

惟时俗兮疾,弗可久兮此方

两汉·王褒《九怀》

念灵闺兮隩重,原竭节兮隔无由

两汉·王逸《九思》

义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两汉·王逸《九思》

欲入兮谷,下有兮虺蛇

两汉·王逸《九思》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

两汉·刘向《九叹》

兆出名曰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两汉·刘向《九叹》

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

两汉·刘向《九叹》

云服阴阳之道兮,御后土之中和

两汉·刘向《九叹》

亲忠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两汉·刘向《九叹》

思古冥冥林兮,树木郁郁

两汉·刘向《九叹》

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倘佯垆阪沼水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锺牙已死谁为声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唯弟子不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雅颂各得其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席不,不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君赐食,必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升车,必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也,子帅以,孰敢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其身,不令而行;其身不,虽令不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茍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其身,如人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齐桓公而不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南面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墙面而立也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有眚,不利有攸往。

西周·姬昌《无妄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返景入林,复照青苔上

唐代·王维《鹿柴》

美人卷珠帘,坐颦蛾眉

唐代·李白《怨情》

故国三千里,宫二十年

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只在此山中,云不知处

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归山浅去,须尽丘壑美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前殿按歌声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浅入时无

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渐落晓星沉

唐代·李商隐《嫦娥》

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锁二乔

唐代·杜牧《赤壁》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树鸣

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代·刘方平《月夜 / 夜月》

新妆宜面下朱楼,锁春光一院愁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潮平两岸阔,风一帆悬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木无人径,山何处钟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孤灯寒照雨,竹暗浮烟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唐代·杜甫《春望》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海门不见,浦树远含滋

唐代·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丹灶初开火,仙桃落花

唐代·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那堪飘泊,明日岁华新

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

唐代·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闲门向山路,柳读书堂

唐代·刘昚虚《阙题》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重帏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摇落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茫茫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

唐代·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遥窥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唐代·薛逢《宫词》

声喧乱石中,色静松里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冥冥花开,飏飏燕新乳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清溪不测,隐处唯孤云

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人未识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惟将旧物表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匈奴草黄马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林兮惊层巅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董夫子,通神明,山窃听来妖精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扶持自是神明力,直原因造化工

唐代·杜甫《古柏行》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唐代·韩愈《石鼓歌》

大厦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唐代·韩愈《石鼓歌》

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代·韩愈《山石》

我来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直能感通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犹忆御衣寒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当时只记入山,青溪几度到云林

唐代·王维《桃源行》

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去时里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唐代·杜甫《兵车行》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坠双飞翼

唐代·杜甫《哀江头》

清渭东流剑阁,去住彼此无消息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雁过也,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九万里风鹏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庭院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何须浅碧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一面风情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寂寞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宋代·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其奈风流端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愁人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渐写到别来,此情处,红笺为无色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回雁峰前路,烟树苍苍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乱山处水潆回

宋代·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门隔花梦旧游

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怒潮风

宋代·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门户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自顾影、欲下寒塘,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东城边,南陌上,日烘池馆,竟走香轮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闭门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同云处望三关

宋代·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秋渐老、蛩声苦,夜将阑、灯花旋落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甚时向、幽闺处,按新词、流霞共酌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渡万壑千岩,越溪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今夜山

宋代·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啼红恨清明雨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处玉沉钩

宋代·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去年相逢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携手看花径,扶肩待月斜廊

宋代·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宋代·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远,伤飘泊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小院,悄镇日、阴晴无据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思家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酒市渐闲灯火,敲窗、乱叶舞纷纷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画楼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掩苔菲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开宴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留不住

宋代·周端臣《玉楼春·华堂帘幕飘香雾》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而我与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潭幅员减百尺,清多倏鱼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元和七年月八日,鷁渠至大石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上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苏子愀然,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地势极而南溟,天柱高而北辰远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秀者,琅琊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临溪而渔,溪而鱼肥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神女赋》

奋长袖以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乘凌高城,入于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造道德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惟仕宦溺人为至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倒植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比至夜,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剑泉不可测,飞岩如削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思禀朔,乐率贡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剑阁虽嶚,凭之者蹶,非所以根固蒂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回渊漼,积水

魏晋·左思《三都赋》

毕出征而中律,执奇以四伐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朔,易服色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先生玄识,颂靡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庶觌蔀家与剥庐,非苏世而居

魏晋·左思《三都赋》

莫测其,莫究其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则有白鼋命鳖,玄獭上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所从来者至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榛林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王鴡鸝黄,冥楚鸠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舐痔结驷,色徒行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元和六年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盖惴惴之临兮,乃二雅之所祗

两汉·班固《幽通赋》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而灭姬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壬子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酒箴》

处高临,动而近危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东征赋》

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周道鞠为茂草兮,哀路之日歰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耕易耨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如水益,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乐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乐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必有事焉而勿,心勿忘,勿助长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仁者如射,射者己而后发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歠粥,面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经界不,井地不钧,谷禄不平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经界既,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以顺为者,妾妇之道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位,行天下之大道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无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我亦欲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五音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五音,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而天下归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义,人之路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旷安宅而弗居,舍路而不由,哀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胸中,则眸子了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胸中不,则眸子眊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教者必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不行,继之以怒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夫子教我以,夫子未出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莫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君而国定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子从于子敖之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子见孟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孟子谓乐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君子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居之安,则资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资之,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吾未闻枉己而人者也,况辱己以天下者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曰:“孔子先簿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王问臣,臣不敢不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鲁欲使乐子为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公孙丑曰:“乐子强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尽其道而死者,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桎梏死者,非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舜之居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山之野人者几希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故达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

有大人者,己而物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九节》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也,饥渴害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征之为言也,各欲己也,焉用战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浩生不害问曰:“乐子,何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言语必信,非以行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则庶民兴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欲修其身者,先其心

春秋·曾子《第一章》

其心者,先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心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所谓修身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有所忧患,则不得其

春秋·曾子《第八章》

此谓修身在其心

春秋·曾子《第八章》

《诗》云:“其仪不忒,是四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欲修其身者,先其心

春秋·子思《第一章》

其心者,先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心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所谓修身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有所忧患,则不得其

春秋·子思《第八章》

此谓修身在其心

春秋·子思《第八章》

《诗》云:“其仪不忒,是四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27日 04:22:53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王小远】
  • 2024年06月27日 04:22:4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秦茗浠】
  • 2024年06月27日 04:22:47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联通 查看了 【黄亦菲】
  • 2024年06月27日 04:22:40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王啼】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祝锦瑄】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祝锦瑄】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春晖】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夏南兮】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宋尚实】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夏南兮】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春晖】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汐予】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祝锦瑄】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汐予】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夏南兮】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春晖】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嘉鸿】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汐予】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许佳安】
  • 2024年06月27日 04:22:3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宋锟泽】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