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至城

宋至城姓名综合得分:86

一键举报
拼音 sòng zhì chéng
繁体 宋至城
五行 金火土
笔画 7 6 9
推荐属相 鼠,龙,蛇,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游为武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淡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于偃之室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壹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焉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伯牛有疾,子问之,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齐壹变,于鲁,鲁壹变,于道。”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矣乎!民鲜久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于斯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云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泰伯,其可谓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三年学,不于谷,不易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凤鸟不,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之武,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无所不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虎丘记》

是日,倾阖户,连臂而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虎丘去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从千人石上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苍然暮色,自远而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大石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涧之可穷者,皆出石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惆怅垂涕,求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有风飒然而,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先秦·宋玉《风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先秦·宋玉《风赋》

乘凌高,入于深宫

先秦·宋玉《风赋》

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于室庐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临川之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

宋代·曾巩《墨池记》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则洒然忘其归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鱼鸟共乐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惟仕宦溺人为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极般游之乐,虽日夕而忘劬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杭自郡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水清则无鱼,人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则靡耳,何功之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魏晋·左思《三都赋》

殷殷寰内,绳绳八区,锋镝纵横,化为战场,故麋鹿寓

魏晋·左思《三都赋》

修其郛郭,缮其

魏晋·左思《三都赋》

勇若任,才若东阿

魏晋·左思《三都赋》

让其天下,臣公矣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山川之倬诡,物产之魁殊

魏晋·左思《三都赋》

顾非累卵於叠釭,焉观形而怀怛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得闻上德之盛,匪同忧於有圣

魏晋·左思《三都赋》

曜车二六,三倾五,未若申锡典章之为远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德以创洪业,世无得而显称

魏晋·左思《三都赋》

郛郭周匝,重结隅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戎车盈於石,戈船掩乎江湖

魏晋·左思《三都赋》

“毕天下之异,讫无索而不臻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振槁,搴旗若顾指

魏晋·左思《三都赋》

自零,芬芬酷烈

魏晋·左思《三都赋》

晨凫旦,候雁衔芦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是乎金石郭,兼帀中区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结阳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亚以少,接乎其西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亦以财雄,翕习边

魏晋·左思《三都赋》

峻岨塍埒长,豁险吞若巨防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相如末,居客之右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木魅山鬼,野鼠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抽琴命操,为芜之歌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歌曰:“边风急兮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且适闲居之乐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清代·袁枚《随园记》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赖君之力,时时有之,然未于是也

两汉·枚乘《七发》

所从来者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两汉·枚乘《七发》

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钟、岱之牡,齿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麦服处,躁中烦外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之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连廊四注,台层构,纷纭玄绿

两汉·枚乘《七发》

此校猎之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长风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

先秦·宋玉《高唐赋》

观侧,地盖底平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此而得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所贵圣人论兮,顺天性而断谊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

明代·方孝孺《蚊对》

”烛,絺帷尽张

明代·方孝孺《蚊对》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乌能为人害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顷之,雨,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

两汉·班彪《北征赋》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之漫漫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睹蒲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

两汉·班昭《东征赋》

蘧氏在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过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又起显阳苑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两汉·蔡邕《述行赋》

历中牟之旧兮,憎佛肸之不臣

两汉·蔡邕《述行赋》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

两汉·蔡邕《述行赋》

通渠源于京兮,引职贡乎荒裔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

春秋·佚名《兔罝》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漕,我独南行。

春秋·佚名《击鼓》

静女其姝,俟我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春秋·佚名《静女》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春秋·佚名《载驰》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春秋·佚名《氓》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春秋·佚名《君子于役》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春秋·佚名《终南》

我送舅氏,曰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春秋·佚名《渭阳》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喜。

春秋·佚名《七月》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止,鸾声将将。

春秋·佚名《庭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春秋·佚名《小明》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春秋·佚名《瞻彼洛矣》

有来雝雝,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于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春秋·佚名《雝》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

先秦·屈原《远游》

顺凯风以从游兮,南巢而壹息

先秦·屈原《远游》

”闻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先秦·屈原《远游》

列缺兮,降望大壑

先秦·屈原《远游》

超无为以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先秦·屈原《远游》

九重,其高几里

先秦·屈原《天问》

受礼天下,又使代之

先秦·屈原《天问》

回水,萃何喜

先秦·屈原《天问》

何故于斯

先秦·None《渔父》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

先秦·宋玉《九辩》

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先秦·宋玉《九辩》

老冉冉其将兮,恐修名之不立

先秦·屈原《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乎县圃

先秦·屈原《离骚》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今犹未沬

先秦·屈原《离骚》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乎西极

先秦·屈原《离骚》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今而知其信然

先秦·屈原《九章》

当陵阳之焉兮,淼南渡之焉如

先秦·屈原《九章》

忽若不信兮,今九年而不复

先秦·屈原《九章》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今其庸亡

先秦·屈原《九章》

夫何极而不兮,故远闻而难亏

先秦·屈原《九章》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

先秦·屈原《九章》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

先秦·屈原《九章》

结撰思,兰芳假些

先秦·屈原《招魂》

幽陵,南交阯只

先秦·屈原《大招》

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两汉·贾谊《惜誓》

梅伯数谏而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两汉·贾谊《惜誓》

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先秦·庄忌《哀时命》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死而不得逞

先秦·庄忌《哀时命》

死日将兮,与麋鹿同坑

两汉·东方朔《七谏》

徐风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两汉·东方朔《七谏》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会稽而且止

两汉·东方朔《七谏》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

两汉·东方朔《七谏》

虎啸而谷风兮,龙举而景云往

两汉·东方朔《七谏》

朝发兮葱岭,夕兮明光

两汉·王褒《九怀》

息阳兮广夏,衰色罔兮中怠

两汉·王褒《九怀》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兮增泉

两汉·王逸《九思》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

两汉·刘向《九叹》

韩信蒙于介胄兮,行夫将而攻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六:履霜,坚冰

西周·姬昌《坤卦》

九三:需于泥,致寇

西周·姬昌《需卦》

上六: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西周·姬昌《泰卦》

《临》:元,亨,利,贞。于八月有凶。

西周·姬昌《临卦》

六四:临,无咎。

西周·姬昌《临卦》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于十年,不克征。

西周·姬昌《复卦》

六三:负且乘,致寇,贞吝。

西周·姬昌《解卦》

九四:解而拇,朋斯孚。

西周·姬昌《解卦》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西周·姬昌《井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林表明霁色,中增暮寒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外月如霜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寒尽怕春宵

唐代·李商隐《为有》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

唐代·韦庄《金陵图》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二》

姑苏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阳月南飞雁,传闻此回

唐代·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

唐代·李白《送友人》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国破山河在,春草木深

唐代·杜甫《春望》

故人具鸡黍,邀我田家

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日夕凉风,闻蝉但益悲

唐代·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

唐代·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前年伐月支,上没全师

唐代·张籍《没蕃故人》

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唐代·刘长卿《新年作》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

唐代·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时有落花,远随流水香

唐代·刘昚虚《阙题》

天秋月又满,阙夜千重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长簟迎风早,空澹月华

唐代·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云里帝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作帝家

唐代·李商隐《隋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蜡炬残

唐代·杜甫《宿府》

西山白雪三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代·杜甫《野望》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外柏森森

唐代·杜甫《蜀相》

家住层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唐代·皇甫冉《春思》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

唐代·祖咏《望蓟门》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边古木疏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云开远见汉阳,犹是孤帆一日程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紫禁晓阴阴

唐代·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仙台初见五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田夫荷锄,相见语依依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远树带行客,孤当落晖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海上风雨,逍遥池阁凉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九重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

唐代·张九龄《幽人归独卧》

自言本是京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轮台头夜吹角,轮台北旄头落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湖月照我影,送我剡溪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长安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月照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唐代·李颀《琴歌》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草萧瑟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丹青不知老将,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宝存岂多

唐代·韩愈《石鼓歌》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老不更归

唐代·韩愈《山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万仞山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但使龙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昔日长战,咸言意气高

唐代·王昌龄《塞下曲》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代·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明主看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成仙遂不还

唐代·王维《桃源行》

相迎不道远,直长风沙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唐代·李白《蜀道难》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四十西营田

唐代·杜甫《兵车行》

野云万里无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长安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唐代·杜甫《哀王孙》

黄昏胡骑尘满,欲往南望

唐代·杜甫《哀江头》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落日斗兵稀

唐代·高适《燕歌行》

少妇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唐代·高适《燕歌行》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今犹忆李将军

唐代·高适《燕歌行》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南秋夜长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红酥手,黄縢酒,满春色宫墙柳

宋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直须看尽洛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渐觉风光好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伤情处,高望断,灯火已黄昏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西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何须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蓟上酒楼喧鼓吹,帝车马走骈阗

宋代·None《望江南·燕塞雪》

万里长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宋代·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

念故人,千里此共明月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岁在壬戌,甫临长,张总侍御邀饮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又闻本朝使命将,感慨久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头角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春浅

宋代·陈允平《清平乐·凤城春浅》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于百姓者,独何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诗》云:‘刑于寡妻,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于百姓者,独何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臣始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于岐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于此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由汤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恶声,必反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夫志焉,气次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既曰‘志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其为气也,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汙,不阿其所好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自耕稼、陶、渔以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三里之,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寡助之,亲戚畔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多助之,天下顺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否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识其不可,然且,则是干泽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今也不幸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将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其兄自外,曰:‘是鶂鶂之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故曰: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圣人,人伦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以战,杀人盈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庾公之斯,曰:‘夫子何为不执弓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可坐而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曾子居武,有越寇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或曰:“寇,盍去诸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或曰:“寇,盍去诸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不仁,封之有庳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孝子之,莫大乎尊亲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尊亲之,莫大乎以天下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为天子父,尊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以天下养,养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万章问曰:“人有言:‘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莫之致而者,命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是时孔子当阨,主司贞子,为陈侯周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尔力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义之尽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将杀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于日之时,皆熟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于人而疑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孔子曰:‘舜其孝矣,五十而慕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不税冕而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足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苟以是心,斯受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节》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由尧舜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由汤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由文王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由孔子而来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自天子以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春秋·曾子《第一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善,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

春秋·曾子《第五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

春秋·曾子《第六章》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春秋·曾子《第七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自天子以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春秋·子思《第一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善,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

春秋·子思《第五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

春秋·子思《第六章》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春秋·子思《第七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29日 20:22:1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杜麦齐】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9 来自 中国安徽省移动 查看了 【方泽峰】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向雨辰】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正雍】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向雨辰】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9 来自 中国安徽省移动 查看了 【方泽峰】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正雍】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申宝公司】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鹏博士 查看了 【王俊喆】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市联通 查看了 【王骏喆】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鹏博士 查看了 【王俊喆】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向雨辰】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兰文良】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正雍】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陈淑强】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于佑】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5 来自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电信 查看了 【宋世海】
  • 2024年06月29日 20:22:03 来自 美国南卡罗来纳谷歌 查看了 【朱荟颖】
  • 2024年06月29日 20:21:59 来自 中国山西省运城市电信 查看了 【吴瑾暄】
  • 2024年06月29日 20:21:5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武柳瑶】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