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语川

冯语川姓名综合得分:87

一键举报
拼音 féng、píng yǔ、yù chuān
繁体 馮語川
五行 水木金
笔画 5 9 3
推荐属相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兮,是以有誉处兮。

春秋·佚名《蓼萧》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春秋·佚名《渐渐之石》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

先秦·屈原《远游》

俾山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先秦·屈原《九章》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之纡曲

两汉·贾谊《惜誓》

讷譅兮,又无彊辅

两汉·东方朔《七谏》

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

两汉·王褒《九怀》

叹曰: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归骸旧邦莫谁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两汉·刘向《九叹》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征夫罔极谁可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侥如也,绎如也。以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不:怪、力、乱、神。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在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法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壹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叶公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叔孙武叔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

西周·姬昌《需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

西周·姬昌《讼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利君子贞。

西周·姬昌《同人卦》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吉。

西周·姬昌《谦卦》

蛊:元亨。利涉大;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西周·姬昌《蛊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

西周·姬昌《大畜卦》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

西周·姬昌《颐卦》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

西周·姬昌《颐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

西周·姬昌《益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利贞。

西周·姬昌《涣卦》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利贞。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

唐代·王维《鹿柴》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报平安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别来沧海事,罢暮天钟

唐代·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应共冤魂,投诗赠汨罗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未通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千载琵琶作胡,分明怨恨曲中论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永夜角声悲自,中天月色好谁看

唐代·杜甫《宿府》

莺啼燕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唐代·皇甫冉《春思》

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觉潮生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田夫荷锄至,相见依依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言入黄花,每逐清溪水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我心素已闲,清澹如此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琵琶声停欲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间关莺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重唧唧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今夜闻君琵琶,如听仙乐耳暂明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君不见走马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句奇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唐代·李商隐《韩碑》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空使酒

唐代·王维《老将行》

欲渡黄河冰塞,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有耳莫洗颍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

唐代·李白《蜀道难》

不敢长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唐代·杜甫《哀王孙》

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唐代·高适《燕歌行》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泪先流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凝噎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闻天,殷勤问我归何处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泪眼问花花不,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欲笺心事,独斜阑

宋代·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春容先惨咽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空樽夜泣,青山不,残月当门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绿满山闻杜宇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把酒送春春不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城上风光莺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似共梅花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相思本是无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风樯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又是春将暮,无对斜阳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停画桡、两两舟人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青山欲共高人

宋代·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夕阳无燕归愁

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倚楼无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

无一,对芳尊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不茶不饭,不言不,一味供他憔悴

宋代·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避行客、含羞笑相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更无言

宋代·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照影弄妆娇欲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莺啼啼不尽,任燕难通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闲言,待总烧却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把酒对斜日,无问西风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不言不,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宋代·周邦彦《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散作一香雨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永夜角声悲自,客心愁破正思家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更值满微雨、洗新秋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缠绵不成句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漫漫白骨蔽原,恨何日已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寂寥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

魏晋·曹植《洛神赋》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

魏晋·曹植《洛神赋》

柔情绰态,媚于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屏翳收风,后静波

魏晋·曹植《洛神赋》

浮长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溶溶,流入宫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泽纡其骇瞩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神女赋》

情独私怀,谁者可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宋代·曾巩《墨池记》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路逶迤而修迥兮,既漾而济深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徒临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淹速之度兮,予其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临风叹兮将焉歇,路长兮不可越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兴废,信有时哉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魏晋·左思《三都赋》

缪默之常伦,牵胶言而逾侈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将子以神州之略,赤县之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林幽岟,泽回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图其石,形其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至於山之倬诡,物产之魁殊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由重山之束厄,因长之裾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土壤不足以摄生,山不足以周卫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衡岳以镇野,目龙而带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涌而开渎,或吞江而纳汉

魏晋·左思《三都赋》

派别,归海而会

魏晋·左思《三都赋》

江斐於是往来,海童於是宴

魏晋·左思《三都赋》

溪壑为之一罄,渎为之中贫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绕溜未足言其固,郑白未足其丰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擅山,货殖私庭

魏晋·左思《三都赋》

焉独三,为世朝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遂乃山崩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而溉其山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唐代·韩愈《送穷文》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岂言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出,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为长者折枝,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庄子以好乐,有诸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我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

尹士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也,则使齐人傅诸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咸丘蒙问曰:“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不识此诚然乎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子游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必信,非以正行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27日 16:52:11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邹新宇】
  • 2024年06月27日 16:52:10 来自 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电信 查看了 【罗义珩】
  • 2024年06月27日 16:52:07 来自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电信 查看了 【廖泽鑫】
  • 2024年06月27日 16:52:06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柯泽轩】
  • 2024年06月27日 16:52:05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东方魔音】
  • 2024年06月27日 16:52:0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陈金庆】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9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陈富枝】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8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联通 查看了 【孙静姝】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李子亚】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5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项然】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4 来自 中国江西省吉安市电信 查看了 【胡承也】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3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张兮茉】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2 来自 中国江西省吉安市电信 查看了 【胡承也】
  • 2024年06月27日 16:51:50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市移动 查看了 【曹承允】
  • 2024年06月27日 16:51:49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马修元】
  • 2024年06月27日 16:51: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邹惟】
  • 2024年06月27日 16:51:48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唐釨潇】
  • 2024年06月27日 16:51:48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陈泳先】
  • 2024年06月27日 16:51:47 来自 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移动 查看了 【刘舒颖】
  • 2024年06月27日 16:51:46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谢堇坤】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