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有传染吗 近距离接触川崎病患儿会不会感染

更新时间:2019-06-16 21:41:40 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妈妈好孕网 阅读数:554

川崎病有传染吗

川崎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的,并不是传染病。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

日本研究发现,本病患者HLA-BWzz频率约比普通人群高2倍;而美国波士顿地区流行中,则HLA-BW51检出率增高。

因此,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川崎病的发病机理

研究表明该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

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加。此种改变在病变3~5周最明显,至8周恢复正常。

CD4/CD8比值增高,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CD4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多,促进B细胞多克隆水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导致血清IgM,IgA,IgG,IgE升高,活化T细胞分泌高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L-1,4,5,6)r-干扰素(IFN-r)肿瘤坏死因子(TNF)。

这些淋巴因子活性介素均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另一方面又促进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作用,内皮细胞损伤故发生血管炎。

1L-11L-6TNF增高尚可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反应性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αr-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等,引起该病急性发热反应。

该病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50~70%病例于病程第1周即可没得,至第3~4周达高峰。

CIC在该病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该病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C3不下降反而升高,不符合一般免疫复合物病。

上述免疫失调的触发病因不明。一般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川崎病好治吗

川崎病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成熟的,只要积极治疗,一般没什么大碍,就是要特别注意心脏并发症。

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阿斯匹林。

研究结果认为,急性期给予高剂量阿斯匹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相对于只单独使用阿斯匹林,可使冠状动脉瘤之发生率由15-20% 降至5%。

恢复期改为低剂量的阿斯匹林,来抑制血小板凝固。

病患若无冠状动脉异常,持续以低剂量阿斯匹林治疗6到8周即可停药。

若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则需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直到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

川崎病会复发吗

川崎病的复发率很低,小于1%,复发时仍具有川崎病发病时的典型表现。

川崎病复发的治疗用药基本与初次发病相同,例如:注射免疫球蛋白口服潘生丁和阿司匹林等。

川崎病康复后要注意调养身体,提高孩子的免疫系统功能,杜绝复发的可能性。

更多相关文章: 传染病  宝宝疾病  川崎病  常见疾病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